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職官類
史鈔類
時令類
傳記類
目錄類
載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譜錄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开元户一万七千九百五十五/元和户一千九百八十五) (乡四十七/乡四十七)
禹贡梁州之域秦为蜀郡地在汉即犍为郡之武阳县
之东境也晋孝武帝太元中益州刺史毛璩益西城戍

以防盐井周闵帝元年又于此置陵州因陵井以为名
陵井者本沛国 张道陵
所开故以陵为号晋太元中刺
史毛璩乃于东西两山筑城置主将防卫之后废陵井
更开狼毒井今之煮井是也居人仍旧 …… (第 29a 页)
  仁寿 贵平 籍 始建 井研
仁寿县
本汉武阳县之东境也后魏定蜀于此置普宁县属怀

仁郡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陵州十八年改普宁为
仁寿县
三隅山有东隅南隅西隅三山相对去陵井各一里故
为名
婆支水出县北婆支山去县四十五里
陵井纵广三十丈深八十馀丈益部盐井甚多此井最
大以大牛皮囊盛水引出之役作甚苦以刑徒充役中
有祠盖井神 张道陵
祠在县西南百步陵开凿盐井人得其利故为
立祠陵即张鲁之祖父学道鹤鸣山人从受道者出五
斗米故时人号米贼亦 (第 30b 页)
飞凤舞)天目山(在临安县西五十/里有两峰峰顶各)
(一池左右相对名曰丨丨丨有洞府/三十六所尝有徐五仙 张道陵
飞升)定山(在钱塘南四/十七里突出)
(浙江数百丈潮至此辄抑声过此复雷吼霆怒○沈约/早𤼵诗夙龄爱远 (第 3b 页)
作书院其上以/待讲学之士且以自号云)龙虎山(在贵溪西南百里/方舆记两石相峙)
(山峰屹立状若丨丨/乃 汉张道陵
所居)月岩(在上饶西三十里上有穴穿/出山背远望如月○朱乔年)
(诗凿破巉岩不计春山腰千古挂冰轮谁知擘 (第 2a 页)
(在新淦县北六十里淦/山南一里为神仙之攸)
(馆临江志云山形如閤山色如皂故以名道书云第二/十福地即 汉张道陵
丁令威葛孝先脩炼之地○陶弼)
(诗万仞天然閤皂形阴阳不似众山青一区海上神仙/宅数曲人间水墨屏华表鹤归 (第 12a 页)
也)道观玉局观(道经二十四化上应二十/四气六十甲子分𨽻之玉)
(局化其一也彭乘记后永寿元年李老君与 张道陵
至/此有局脚玉床自地而出老君升座为 (第 13b 页)
道陵
说南北斗)
(经既去而座隐地中因成洞穴故以玉局名之○子瞻/送戴蒙赴成都丨丨丨将老焉诗云拾遗被酒行歌处 …… (第 13b 页)
郎也应世出埋轮手莫欺老病未归身)
(玉局他年第几人会待子猷/清兴发还须雪夜去寻君)天师观(在广都县北 张道/陵
之祠也今坛下) …… (第 13b 页)
(有井名伏鬼井○阅道记华阳县衡山有井妖怪藏其/中 道陵
运石以镇其井鬼妖乃绝邑人为立祠植杖井)
(旁今为乔木曰戒/鬼木又有晒经坛)青羊观(蜀王本纪老子谓关令 (第 14a 页)
 (节度绍兴升府今/领县四治晋原)

事要郡名蜀郡 晋康 唐安(并郡/志)风俗轻易褊阨(汉/志)
(民食稻鱼亡凶年之/忧俗不愁苦而云云)尚侈好文(益州记其风俗/丨丨而丨丨)俗好歌
(常璩志云云危弦/促管声尤㴬切)形胜土地肥美(周职方巴蜀广汉/云云有山林竹木)
(蔬食草/实之饶)连山特起(张俞学记武/阳西鄙云云)四相牧州(唐张柬之钟/绍京李岘王)
(缙四公皆牧是州唐/刺史皇甫澈壁记)三千官柳(剑南诗藁云蜀人谓唐/安有云云四十琵琶故)
(诗云归心日夜逆江/流官柳三千忆蜀州)山川查山(去永康县五/里上有寺)龙华山(唐/诗)
(纪事郭震留题云最好寺边/开眼处段文昌有读书堂)鹤鸣山(在晋原县西八十/里绝壁千寻李膺)
(益州记 张道陵
登仙之/所尝有白鹤游其上)天国山(在永康县左连大面右/连鹤鸣前临狮子后枕) (第 1b 页)
 建置沿革(禹贡梁州之域东井舆鬼分野鹑首之次/秦为蜀郡治汉武置犍为郡又为蜀郡后)
 (汉三国因之晋仍属犍为及蜀郡宋属犍为宁蜀二/郡齐因之梁置怀仁郡西魏置隆山郡置陵州因 张)
 (道陵
井为名隋炀帝为隆山郡唐为陵州改仁寿郡/复为隆州国朝平蜀升为团练废为陵井监改仙井)
 (监升为隆州今 …… (第 9a 页)
如四砖许而陵州云云难得)
(水故以/戏之)土产盐井(古名陵井寰宇记按图经汉时有山/神号十二玉女为道人 张道陵
开盐)
(井因此名陵州今有玉女庙甚灵若以火坠井中即雷/引沸涌烟气上冲溅泥漂石甚可畏也或云井泉傍通) …… (第 9b 页)
千斤至雍熙元年春冬)
(日妆三千八百一十七斤秋夏日收三千四百四十七/斤盖水源之有长短也○郡国志云井乃 东汉张道陵)
(
所开曰狼毒井有毒龙藏井中及盐神玉女十二为崇/天师以道力驱出毒龙禁玉女于井下然后人获盐泉)
(之利又云 …… (第 10a 页)
固/径取锁之石室或谓之藏衣洞洞在重岩之下㟏岈幽)
(窈晦明变化千态万状虽距阛阓不数举/武而若与世隔盖 张道陵
修炼之所也)石姥(在跨鳌/山顶岁) …… (第 11a 页)
祠庙玉女祠(在仁寿县今名灵真夫人郡国志昔 张道/陵
于此得盐井后人因祀玉女于井内初)
(丨丨无夫每年取一少年掷置井中不尔水即竭又蜀/郡西山有大蟒蛇吸人上 (第 12a 页)
在魏城县西/山势高峻上)
(有庞统墓杜甫诗云连/山西南断俯见千里豁)灵台山(在彰明县北一名天柱/山即 汉张道陵
升仙之)
(所郡志云天柱崖下有一桃树高五丈馀 (第 9a 页)
道陵
与/王长赵升试法于此桃迄今不朽有小碑记之)窦圌
(在彰明县李白题丨丨丨诗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又送 (第 9a 页)
有七十二小洞应七十二候)
(有八大洞应八节乃神仙都会之府也○五岳真形图/洞天所在其下别有日月分精以照 张天师道陵
于此) (第 8a 页)
五十/里峭险壁立)得道山(在州北十五里有/张开光遗迹存焉)
(在州北/三十里)醮坛山(在州北二里 张道陵/
李阿真人修炼于此)资山(在资阳县/○范淳甫)
(诗丨丨岩谷多神仙鸾车凤马随飞烟/神女萧萧来暮雨浮邱往 (第 7b 页)
(三十五里一名天柱山 张道陵
升仙之地○蒲/傅正诗阆州胜绝是云台十里松萝殿阁开)小锦屏
(在苍溪县之/对颇类锦屏)东岩(在城东五里 (第 10a 页)
用也其术虽小可以喻大故著之为传云)
谭紫霄泉州人幼为道士先是有道士陈守元者斸地
得木札数十贮铜盎中皆 汉张道陵
符篆朱墨如新紫
霄得尽通之遂自言得 (第 209a 页)
道陵
天心正法劾鬼魅治疾病
多效庐山僧辟路有大石坚不可才紫霄索杯水噀之
工施镵应手如粉后主闻其名召见赐官不 (第 209a 页)
为国家子孙也乃赐名上清储祥
宫且赐度牒与佛庙神祠之遗利为钱一千七百四十
七万又以官田十四顷给之刻玉如 汉张道陵
所用印
及所被冠佩剑履以赐太初所以宠之者甚备宫未成
者十八而太初卒太皇太后闻之喟然叹曰民不可劳
也兵 (第 2a 页)
临邛依政置属邛州贞观十
七年省咸亨元年复置有斜江水
望大邑县唐咸亨二年析益州之晋原置属邛州有鹤
鸣山 后汉张道陵
隐居于此著作符书有斜江水 (第 15b 页)
置怀仁郡西魏改西城戍置普宁县隋开皇初郡废十
八年改普宁为仁寿县大业初置隆山郡唐为隆州有
陵井 东汉张道陵
所开有毒龙藏井中及盐神玉女十
二为祟天师以道力驱出毒龙禁玉女于井下然后人
获咸泉之利皇朝不欲斥天师名 (第 10a 页)
事甚妙故启叙其宗旨)
(也盖老子生于殷末在周为守藏吏柱下史作为道书/五千言其要在清净理国立身之要出至 后汉张道陵)
(
号天师阐扬其化周/于四海者以显其德)凡天下寺总五千三百五十八所
(三千二百四十五所僧/一千一百一十三 (第 24a 页)
  敕谕神乐观提点
朕设神乐观备五音奉上下神祇其敕居观者皆慕仙
之士其仙之教也或云始广成子流傅至汉曰道士凡
此者多孤处云居栖岩屋树是则宜其修也晨昏息心
以去玄览宵昼仰观俯察以涤宿世之冤愆措今生之

善行俄尔有知则倏然忽然蹑云衢而神游八极往无
不达交无不接如此者安得不与神通故有飞神谒帝
直与人辞者斯可谓修之至也今见修道士某虽未若
此其志已处清虚特命职格神郎五音都提点正一仙
官领神乐观事尔中书吏部如敕施行谕往钦哉
  敕谕神乐观知观
朕闻轩辕时崆峒有修者其教独善其身而已效之者
往往津逮至汉 天师张道陵
致神倏忽飞符役剑转斗移 (第 3a 页)
隆州 熙宁五年降陵州为陵井监政和三年(案宋史/作宣和)
(四/年)改为仙井监(原注 汉张道陵
开陵州本朝/不欲斥天师名改为仙井)隆兴元年
复为州更名隆州 咸平四年省始建县入井研县
永康军 乾德四 (第 6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西湖游览志馀卷十五

  明 田汝成 撰

  方外玄踪

   张道陵
者汉留侯良八世孙也生于天目山学长生之
术隐迹高居章帝和帝累召不起久之遍游名山东
抵兴安云锦溪升高而望 (第 1a 页)
 在永康军青城县北三十二里(岷山第/一峰也)仙经云此是

 第五洞天上有流泉县澍一日三时洒落谓之潮泉
鹤鸣
 在蜀州晋原县西七十九里(今崇/庆府)绝壁千寻 后汉张道
 陵
学道鹤鸣山中(一云在县西八十里益州记 (第 41b 页)
张道/陵
登仙之所尝有白鹤游其上)
岷山
 在茂州汶山县俗谓之铁豹岭禹导江始于此(河图/括地)
 (象曰岷山之 (第 41b 页)